white smartphone

同業報價、高含金量技巧等細節,為何很難線上問到?

我們都會好奇同業怎麼報價的,但是要取得同業的報價真的不簡單呢。

昨天在一個信任度很高的私人群組回了自己的寫文報價,就讓我忍不住想,是什麼讓我在這個群組回,但是在其他地方的時候沒辦法回或不願意回呢?

於是本篇還是討論如果你用同業身份去問「真實報價」或「高含金量技巧」的難度在哪囉。

以下偏向個人狀態說明,對於其他人的狀態觀察請參考IG貼文XDD

咦?閔之不是都主張個人品牌不藏私嗎?

對啊。不是我想要藏,而是時間成本上我必須優先對我的客戶、業主負責。

經營個人品牌是我的個人興趣,這部分我需要利用的是我自己的自由時間(大概是休息時間或下班時間,雖然接案工作者沒有在下班但你可以這麼理解)——回覆新進同業或潛力同行的問題,當然也在這個我自己自由時間才行。

既然時間很短,原則性的問題可以很好地回答,反正很常被問就乾脆一次答一答。

所以我的網站上免費文章寫滿多的,IG上免費貼文懶人包也是一大堆。

我可以在我能力範圍之內,告訴你我是怎麼想的,只是有些內容沒辦法三言兩語講完。

white and blue globe miniature
Photo by Dzenina Lukac on Pexels.com

細緻的技巧就是:條件不同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

為什麼三言兩語講不完,甚至免費文章也講不完呢?

以怎麼排案子為例,原則上我當然能像這篇文(希望接案生活還能月休8天,怎麼排案子與時程?)一樣抓一個接案觀念的輪廓出來,可是實務上來說,每個人自己的接案需求、心態、定位甚至當下經濟狀況很有關係。

比如我對小說案很有熱情,如果題材我不熟悉,也會願意用盡全力狂查資料挑戰看看;但如果是廣告文案,真的不熟的領域,如果要我也一樣努力,那我就會想要更多的報酬。

你看光這兩種案子,在我的報價原則裡標準就不太一樣了,「看情況」的比例真的太高了。

這些細節跟「每件案子裡該做的事」,都是要依照自己狀況判斷的,甚至還要去檢視自己最近的精力狀態分配,取捨到底要做什麼、做到什麼地步。

其實不只接案,其他專業也一樣,我如果去問其他專長的大大,這些很多細節判定在他們腦中也都是一瞬間的事情,可是真的要慢慢傳達到不同背景的人能夠理解,人家可能得寫一本書……

laptop beside peach color wall
Photo by bongkarn thanyakij on Pexels.com

量身定做不能通靈啊,我也怕誤導人家

正因如此,如果是要量身定做的問題分析,比如「我想接OOO案但是遇到XXX問題,你有什麼建議」,這個我通常只能給很粗淺的回應,因為我也自知沒有那個時間精力去跟對方梳理來龍去脈,畢竟我也不可能去追問對方說「那你真的很想要這個案子嗎?還是你真的很缺錢一定要接下來嗎?」,這些雖然是重要的問題,而且會影響我給建議的方向,但是問對方聽起來就超不舒服的啊XDDD

在我覺得資訊不足的時候給人家商業建議,我是會有點不安啦。

可是又要真的要到全部資訊,第一個感覺是我好像很咄咄逼人,只是簡單提問我就反問一大堆,怕人家覺得我到底有沒有想回答,或者我沒事知道這麼多幹嘛,第二個更重要的就是……我時間不夠QQQ

所以取捨之下就是給好前提用一般狀態簡單回覆,報價跟細緻的操作技巧都不是可以很快講完的東西,這個我也不想硬在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回答,一個資訊不夠就可能判斷出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捏。

two woman chatting
Photo by mentatdgt on Pexels.com

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會慢下來細細往返回答?

有幾種狀況我會放比較多的資源:

  • 業主,或業主介紹的潛在業主
  • 各種型態成交過的客戶(來過講座/買過書/買過出版專題……)
  • 常常互動的鐵粉

一種是業主,我愛任何合作愉快的業主,有些能順手幫的忙或情報,有聊到就都盡我所能地回了。但神奇的是對方通常也很忙,所以這方面反而不會花我太多時間。

再來是各種型態的客戶跟鐵粉好朋友,來聽過我講座的同學、買過我出版專題的同學、深度交流的IG追蹤小夥伴、會在我發電子報後特別回我信的夥伴等等,這樣的情況就有點商業因素跟情感因素各半,很多是感謝回饋的心情,想說對方都對我這麼好了,能力所及就盡可能細聊一下。

pexels-photo-908629.jpeg
Photo by S. A. Usama on Pexels.com

跟理想場合也有關係

我個人討厭講電話,非不得已是不講的。語音訊息同理。

但是網路訊息打字要來回談一個需要很多前置資訊、回答很大一串的問題真的太煩了。

所以說真的,關於比較要細緻去量身定做,瞭解對方資訊後再給一些建議的事情,我都是傾向見面做的,所以假設時間許可的話我會出席一些聚會,這種聚會上聊天大家都比較願意把壓箱寶拿出來講。

這也是我在《自由工作者接案實戰攻略》裡有把聚會放在怎麼跟同行建立人脈的方法裡的原因啦。

a man discussing a business plan
Photo by bongkarn thanyakij on Pexels.com

怎樣取得專業資訊能讓雙方都覺得比較好呢?

嗯……要說不用人脈又可靠的話,其實就是你自己google篩選你覺得可以信任的教學講師或顧問服務,然後陳述你的問題並且禮貌詢價,這種就是用錢可以直接解決問題,這也是最不煩惱的方法。

但如果身上資源有限,或者說剛開始在評估階段沒有預算這樣找顧問,那麼在分享人提供公開免費資源時,附上心得回覆、互動是比較容易的。

或者如果你不是為了知道特定答案,只是覺得說好像應該可以跟這個分享人學點什麼,那麼追蹤對方並且參加對方的活動是很有幫助的。

小到IG按讚留言、一起玩對方舉辦的限動活動,大到追對方的直播、講座,這些都不用多少錢,但是其實有意識經營社群的創作者都還滿在意鐵粉的。

所以那種講座結束,講師被圍住問問題,他們其實也習慣了啦。

針對那場的問題去提問,真的沒關係,甚至你回去摘錄一點心得或打卡@講師、主辦,有些比較熱情的人還會@回來呢。

我自己之前 IG  才 300 追蹤的時候,就是追了  #30天激漲挑戰  的活動連玩27天(對,中間我有偷懶),託賴主辦幫忙轉限動,活動整個跑完,我的追蹤數翻了一倍。

所以說來說去就是……人跟人之間是互相的啊,不是只有「錢」是資源,「注意力」跟「情感回饋」也是,雖然這些相對金錢來說更難掌握,不過如果你有需要的話,也就提供一個參考選項給你囉。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幫我按5下拍手,用行動贊助我,讓我得到一些LikeCoin換錢錢吧!謝謝你啦~